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 要闻
  • 吉首大学:“云上学堂”探访湘西苗绣非遗传承人
吉首大学:“云上学堂”探访湘西苗绣非遗传承人
2023-07-27 10:07:55 来源: 作者:

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江莉丹 刘润泽 张雯

一针一线藏底蕴,一丝一缕皆文化。

近日, 吉首大学“云上学堂”社会实践服务团调研宣讲组深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乾州街道关候村,探访非遗代表性项目苗绣的代表性传人吴子花。

湘西苗绣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湘西州非遗项目,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反映苗族人民勤劳朴实的智慧结晶。

苗族刺绣作为苗族人民的传统工艺,以一系列的符号和图纹串联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不管是抽象地表现自然万物的图案,还是形象地反映环境、情境的图案,刺绣手法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意韵悠长。

千百年来,苗族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苗族刺绣文化,苗绣是苗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艺。

苗族姑娘吴子花从小受到母亲和姑姑的熏陶,五六岁就开始学习刺绣,十岁就学习苗族刺绣、服饰等手艺。

2006年,吴子花已经能利用掌握的缝纫技巧,以为人缝补破旧衣物为副业,给家庭带来了一笔额外的补贴。2009年,在没有事先准备的情况下,吴子花参加了在乾州古城举办的首届湘鄂渝黔边区民族民间旅游商品暨民间工艺大师评选大赛,一天之内,她筹备、交齐了所有参赛资料,以曾经精心制作的苗绣作品参赛,获得了优秀奖。

自此,吴子花的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后续她接连参加了多个苗绣相关的赛事,获得多个奖项。

“如果当时没遇到我的老师,我还没法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不会有我之后潜心修炼苗绣技艺的决心。”通过偶然的机会,吴子花认识并从师于苗绣非遗传承人吴爱仙,在拜师学艺中进一步锤炼苗绣本领,传承指尖技艺。

她的手艺不再只是维持生活的手段,更是一种热爱、一种信仰。苗族题材电影《嫁衣》中荣获好莱坞“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服饰设计奖的“百蝶衣”,其衣身就是吴子花手绣的。

在坚守中传承,在务实中发扬。

吴子花在闲置的关侯小学内,自费2000余元粉刷了一间教室,为村中的孩子们免费开设苗族剪纸课,并传授苗族服饰制作等技艺方法,将苗绣融入课堂,浸润孩子们的心灵。

为解决纸张不足的问题,吴子花就领着孩子们拾取树叶代替纸张;为激发孩子们对非遗文化传承的热情,就带着他们用油菜花进行拓印。

“我们很喜欢吴阿姨,每次空闲的时候她就会带着我们一起玩、一起学,她教给了我们很多手工剪纸和苗绣。我们长大以后也要跟吴阿姨一样优秀。”孩子们笑着对志愿者说。

苗绣非遗传承目前面临着培育困境。吴子花告诉志愿者,发掘、培育出色的苗绣接班人有三方面困难:

一是人才短缺。由于苗绣传承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生活在快节奏时代的很多年轻人,大都对此缺乏兴趣,难以潜心学习制作手工苗绣,学习苗绣的人才较少。

二是收入微薄。手工苗绣制作复杂,时间成本投入大,收入少。在同等条件下,外出务工的收入远多于手工苗绣。

三是市场需求不足。由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非遗项目的市场需求减小,难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除此之外,苗绣同其他非遗传统工艺一样,在现代化进程中仍然还面临着与之配套的学校教育缺乏延续、非遗品质的坚守和创新活化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

守于苗绣,忠于苗绣。苗绣自先辈之时一代代传承下来,历经多年的保护和发扬,对于苗族姑娘来说,就像蹒跚学步、咿呀学语般,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吴子花希望,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社会各界能够积极参与保护、传承与发展苗绣文化。她表示,无论如何,她都会坚持用自己手中的一针一线,“绣”出美好生活,坚守苗绣非遗文化的传承,默默耕耘苗族文化的家园,倾尽全力推动苗绣文化发光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