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张雯 杨美琳 江莉丹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块非遗宝藏之地,拥有10大类3200余条非遗资源线索目录,1项联合国人类非遗项目,28项国家级、85项省级、272项州级非遗项目,国家级非遗项目占湖南省1/3。
适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吉首大学“云上学堂”社会实践服务团,走进吉首市乾州街道社塘坡,全方位、多层次、近距离地领略湘西非遗的魅力,传承文化根脉,探索延续乡村非遗的生命之路。
非遗保护传承,关键在人
千百年来,苗族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苗族刺绣文化,苗绣是苗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艺。
7月9日,吉首大学“云上学堂”社会实践服务团深入吉首市乾州街道关侯村,探访非遗代表性项目苗绣的传人吴子花。
苗族姑娘吴子花从小受母亲和姑姑的熏陶,五六岁开始接触刺绣,十岁就学习苗族刺绣、服饰等手艺。2009年以来,她参加了多项苗绣相关赛事,获得多个奖项。吴子花后师从苗绣非遗传承人吴爱仙,在拜师学艺中她进一步锤炼了苗绣本领。
在坚守中传承,在务实中发扬。
吴子花在闲置的关侯小学内,自费2000余元粉刷了一间教室,将苗绣融入课堂,为村中的孩子们免费开设苗族剪纸课,传授苗族服饰制作等技艺。
“我们很喜欢吴阿姨,每次空闲时她就会带我们一起玩、一起学,她教会我们做很多的手工剪纸和苗绣。我们长大后也要跟吴阿姨一样优秀。”孩子们笑着和志愿者说。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积极参与保护、传承与发展苗绣文化。”吴子花告诉志愿者,无论如何她都会坚持用自己手中的一针一线,坚守苗绣非遗文化的传承,“绣”出美好生活,守护好苗家文化,尽全力推动苗绣文化发光放彩。
志愿者探访吴子花
“头戴银饰,身着史诗,‘穿’承千年”文化
湘西苗族,用白银写诗,针线作丹青,那些银饰里的、刺绣里的古老文字,述说着这个民族遥远的往事。
湘西苗族服饰是最能展现苗族文化特色的载体,由于没有形成本民族的文字,所以苗族人将历史文化都融入进了服饰文化当中,用刺绣制作成的服饰,被誉为苗族人“穿在身上的史书”。
7月11日,吉首大学“云上学堂”社会实践服务团来到乾州农贸市场,欣赏乡场中的湘西苗族服饰。前来赶场的苗族人民,身着苗族服饰,背着背篓,头缠花帕。
志愿者们从苗族服装的构图、用色、绣技上深刻地感受到湘西非遗的魅力。市场二楼有专门售卖苗族服装、饰品、绣品的店铺,店内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志愿者现场感受苗族服饰的魅力
接好非遗保护传承的接力棒
体验民族舞蹈的乐趣,让非遗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7月3日,吉首大学“云上学堂”开课,志愿者杨舒惠将她精心准备一周的苗舞《铃哟灵》教给孩子们,“铃哟灵、铃哟灵”,舞姿灵动轻盈,像极了在田野小路上欢快歌唱、尽情舞动的苗族姑娘。
“看我演示的这个动作,像不像背着个竹篓在山上走路?”杨舒惠形象的解说让孩子们迅速理解了动作的精髓,孩子们也凭借这一支舞蹈在“三下乡”文艺汇演活动中大放光彩。
为什么会想到教苗舞?杨舒惠回应,《铃呦灵》是一支比较欢快的儿童舞蹈,它传达的情绪寄托着对孩子们的殷切期望,即希望非遗文化在教育中得到传承。
志愿者教孩子们跳妙舞
变废为宝,创意折纸,乐在指尖。上至世界最大动物蓝鲸,下到微不足道的蝼蚁,只需一张纸就能折出世间万物。在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中,志愿者李林缘共讲解了六节手工折纸课,先后教授给小朋友百合花、青蛙、千纸鹤、小蝴蝶等折纸的步骤和技巧。
“今天教大家点不一样的,折有腿的千纸鹤好不好?”课堂上,孩子们学习热情高涨,每个人都做足了准备。折叠过程中遇到有难度的步骤,李林缘就一遍遍地耐心演示,孩子们也非常专注,碰到问题了就主动提问。“我要把我折好的千纸鹤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孩子们拿着亲手做的折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折纸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开展折纸教学活动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折纸的过程不仅促进了孩子们的智力发展,提高其自信心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志愿者教孩子们折纸
非遗要代代守护、薪火相传,也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长久以来,吉首大学立足区域实际,促进非遗文化的挖掘、传承、保护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有效地推动了武陵山区的教育发展。在实践中,学校坚持做实“学、访、编、建、教、演”等六大环节,传承推广土家族摆手舞、土家族打溜子、土家族咚咚喹、苗族鼓舞、苗族民歌、桑植民歌等众多非遗项目。
杨鹏至 阿丽亚 段湘洁 刘润泽 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