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寒露 通讯员 田丽瑶
修剪行道树枝打扫路面,向群众发出道路泥石流警示,走访扎木聂老艺人……5月下旬从北京领回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后,张晓敏回到西藏,继续投入忙碌而充实的工作中。
2014年7月,浏阳女孩张晓敏从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毕业,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成为西部计划西藏专项的一名志愿者。如今,她已成长为西藏山南市曲松县堆随乡人民政府副乡长。扎根西藏9年,她用行动守初心,自学藏语,走村串户,为民解难题办实事,成为当地群众心中的好干部、好闺女。
“西部计划志愿者不只是一个称号,更是一种责任”
“2014年7月,我搭上了西部计划的快车,来到山南市曲松县。那时候,偏远山村交通不太便利,没有快递,没有网购。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用品,我在朋友圈、QQ空间寻求帮助。半年多的时间里,我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包裹500多个。”张晓敏的信心在受助学生穿上新衣服时绽放的笑脸中,变得越发坚定。她发起的“爱心小屋”公益活动,目前已累计收到3000余个爱心包裹。
“西部计划志愿者不只是一个称号,更是一种责任。”说起刚到西藏的那段日子,张晓敏记忆犹新。她到福利院为孩子们送过冬衣服,在海拔4463米的邱多江村教学点,发放吉首大学捐助的围巾、手套和保暖内衣,自费1200元慰问曲松县下江乡的残疾老人,用自己节省下来的钱给当地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发动17名爱心人士以每月发放200元助学金的形式资助学生15人。
张晓敏的身影遍布曲松县福利院、贫困家庭、周边学校以及偏远乡村。每到一处地方,孩子们都会欢呼雀跃簇拥着她。老人们看她的眼神,就像看到了自家亲人。
在日常生活中,张晓敏艰苦朴素,乐于助人。同在山南市服务并认识她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一有困难,就会第一时间想到找“晓敏姐”。
留在西藏乡村工作不仅需要坚强的毅力,还需要克服缺氧、严寒、交通不便等困难,且要忍受长期见不到亲人的孤寂。对张晓敏来说,这是她人生中的一门“必修课”,她已交出了高分“答卷”。
“基层需要我,基层也能够成就我”
在曲松县工作期间,张晓敏先后三次前往平均海拔4500米的邱多江乡驻村工作。对此,张晓敏感慨地说:“基层需要我,基层也能够成就我!”
2016年1月,张晓敏考上公务员,进入曲松县委办工作。她主动请求深入基层锻炼。2019年初,她成为曲松县曲松镇下洛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副队长。
“仓旦今年68岁了,是村里唯一会做扎木聂的老艺人,不懂汉语的他经常需要帮忙从网上代购各种原材料。”张晓敏告诉记者,她会定期帮仓旦购买材料,只要仓旦一个电话,即使是周末也会马上赶去仓旦家。
在驻村工作中了解到群众的需求,张晓敏便化身义务“销售员”和“代购员”,为村民义务代销9万余元中草药,代购5万余元生活用品。
在村支两委的帮助支持下,张晓敏把空置的村部改造成“爱心小屋”和便民服务站,将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包裹分发到群众手中;她创立志愿服务“积分兑换超市”,村民可通过“好人好事”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在下洛村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村风。
2020年底,驻村工作即将结束之际,下洛村的益西拉姆、白玛乃宗等村民,冒着零下11摄氏度的严寒,从村里步行50分钟赶往县城,代表全村276名村民向张晓敏表达感谢。驻村期间,张晓敏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爱戴,被授予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为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张晓敏几乎每天走村入户,与村干部一起制定和完善脱贫户、监测户帮扶“一户一策”,维护更新防止返贫监测系统,走村入户统计测算农户家庭收支情况。
“我的人生已经与雪域高原融为一体,在祖国边疆奉献青春特别有获得感与幸福感。”张晓敏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对此,她特别感谢培养了她的母校——吉首大学。
吉首大学党委书记廖志坤说,吉首大学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毕业生面向基层、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就业,将“西部计划”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人才和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已连续9年荣获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高校项目办”称号。(视频素材和图片均由张晓敏提供)